方剂学是中医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中医药基础知识,为夯实中医医师临床技能,在全院形成爱中医学中医的浓厚氛围,为来年的等级医院复审打下良好基础,在2017年12月29日辞旧迎新之季,全员职工欢聚一堂,饶有兴致的观看罗平县中医医院中医《方剂学》知识竞赛,比赛完毕后医院领导对获奖科室颁发了奖状。
为举办好本次比赛,医院进行了精心筹划,结合“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复审的相关要求,由医院科教科组织编写《罗平县中医医院内科常用方剂100首》和《外科常用方剂100首》,在7月初就发给每位临床医生,由各临床科室组织大家认真背诵。在此基础上开展本次竞赛,现场气氛热烈,大家踊跃抢答,最终内三科、新区妇产科分别获得内科组和外科组冠军,内一科、内二科、新区针灸科、老去针灸科分获内科组第二、三名,外一科、外二科、老区妇产科、眼科分获外科组第二、三名。
附:《方剂100首》
外科常用方剂100首
1、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组成】 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 生地黄 枸杞子 川楝子
【功用】 滋阴疏肝。
【主治】 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半夏 橘红各 白茯苓 甘草炙 生姜 乌梅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场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3、二妙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 苍术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二妙丸中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全除病自痊。
4、二至丸 《医方集解》
【组成】 女贞子 墨早莲
【功能】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主治】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二至女贞墨旱莲,平补肝肾冬夏添。
5、八珍汤 《正体类要》
【组成】 人参 白术 云苓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组成】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病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乏,气短懒言,心悸,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6、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 瞿麦 篇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 灯心。
【功用】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7、三妙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 苍术 牛膝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痿痹。两脚麻木或肿痛,或火烙之热,痿软无力。
二妙丸中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湿热全除病自痊。
8、大补阴丸(大补丸) 《丹溪心法》
【组成】熟地黄 龟板 黄柏 知母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大补阴丸知柏黄, 龟板脊髓蜜丸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 阴虚火旺制亢阳。
9、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 牡丹 桃仁 冬瓜仁 芒硝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金匮大黄牡丹汤, 桃仁芒硝瓜子襄, 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0、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成】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生姜 枳实 大枣 大黄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大柴胡汤用大黄, 枳芩夏芍枣生姜, 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
11、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组成】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12、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生姜 大枣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和解功,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13、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栗,坚硬跟深,状如铁锭,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家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14、五苓散 《伤寒论》
【组成】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桂枝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茯苓,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15、五仁丸 《世医得效方》
【组成】桃仁 杏仁 松子仁 柏子仁 郁李仁 陈皮
【功用】润肠通便
【主治】津枯肠燥证。大便艰难,以及年老和产后血虚便秘,舌燥少津,脉细涩。
五仁丸中用桃仁,杏仁柏仁与松仁,陈皮调剂郁李仁,润肠行气功在仁。
16、六一散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组成】滑石 甘草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暑湿证。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泄泻。
六一散用滑石草,清暑利湿功效好,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好。
17、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 山萸肉 干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六味地黄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18、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19、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 小麦 大枣
【功用】养心安神,补脾和中,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和药性。
【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
金匮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
20、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味和中此方宜。
21、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车前子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22、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生地黄 川芎 当归 芍药
【功用】补血活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
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急煎尝,熟地当归白芍芎,补血调经功效强。
23、四神丸 《内科摘要》
【组成】肉豆蔻 补骨脂 五味子 吴茱萸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24、四妙丸 《成方便读》
【组成】黄柏 苍术 牛膝 薏苡仁。
【功用】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下注之两足麻萎肿痛。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再加苡仁名四妙,湿热下注痿痹痊。
25、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 干姜 附子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26、四逆散 《伤寒论》
【组成】 炙甘草 枳实 柴胡 芍药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27、猪苓汤 《伤寒论》
【组成】猪苓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等,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者。
猪苓汤用猪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并,小便不利兼烦渴,利水养阴热亦平。
28、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参加人参生机津。
29、生脉散 《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生脉散治气阴虚,人参麦冬五味齐,补气生津又敛阴,气短自汗诸证去。
30、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炙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银花 陈皮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31、左金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 吴茱萸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左金连茱六一丸,肝火犯胃吐吞酸,再加芍药名戊己,热泻热痢服之安。
32、失笑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五灵脂 蒲黄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33、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竹叶 甘草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34、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当归四逆桂芍枣,细辛甘草与通草,血虚肝寒手足冷,煎服此方乐陶陶。
35、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 当归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功独显,血虚发热用之宜。
36、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黄三钱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枳壳 甘草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37、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38、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当归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39、金匮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附子 肉桂 熟地黄 山药 山茱萸 泽泻 茯苓 牡丹皮
【功用】补益肾气、温阳化湿
【主治】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不温,阴寒精自出,小便不利消渴小便频多,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女子转胞小便不利,痰饮咳嗽,寒湿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等病症。
金匮肾气补肝肾,熟地淮山及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阴中取阳治肾虚。
40、金铃子散 《圣惠方》
【组成】金铃子 玄胡索
【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心胸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金铃子散止痛方,玄胡酒调效更强,疏肝泄热行气血,心腹胸肋痛经匡。
41、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茵陈 栀子 大黄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42、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生地黄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43、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甘草 当归 茯苓 芍药 白术 柴胡 生姜 薄荷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郁脾弱血虚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44、桃红四物汤 《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桃仁 红花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血虚兼血瘀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粘腹痛等。
四物归地芍川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四物汤内桃红加,逐瘀养血均有功。
45、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 芍药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46、黄连解毒汤 《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疽;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斑黄均可为。
47、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贵要略》
【组成】黄芪 芍药 桂枝 生姜 大枣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48、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49、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 附子 细辛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50、理中汤 《伤寒论》
【组成】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粪溏,脉沉无力。
(2)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蚘,及感寒霍乱。
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51、葛根芩连汤 《伤寒论》
【组成】葛根、黄连、黄芩、炙甘草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证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52、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获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却。
53、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赤多白少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 再加甘草与阿胶,产后虚痢是良剂。
54、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组成】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主治】 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五味消毒蒲公英,野菊银花紫地丁, 紫背天葵煎加酒,初起疮疡肿痛红。
55、苍耳子散 《济生方》
【组成】辛夷花 苍耳子 白芷 薄荷
【功用】疏风止痛,通利鼻窍
【主治】鼻渊,鼻流浊涕不止,不闻香臭,头痛。
苍耳子散辛夷花,薄荷白芷四药抓,疏风祛邪通肺窍,鼻塞涕浊效堪夸。
56、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金银花 连翘 竹叶 荆芥 牛蒡子 淡豆豉 薄荷 甘草 桔梗 芦根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柑橘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57、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 菊花 桔梗 杏仁 连翘 芦根 甘草 薄黄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热咳嗽服之消。
58、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 黄芩 黄连 干姜 人参 炙甘草 大枣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合之治虚痞,法在降阳而和阴。
59、四妙勇安汤 《验方新编》
【组成】金银花 玄参 当归 甘草
【组成】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组成】热毒炽盛之脱疽。患肢暗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
四妙勇安用当归,玄参银花甘草随,清热解毒兼活血,脱疽之病此方魁。
60、当归六黄汤 《兰室秘藏》
【组成】当归 生地 熟地 黄芩 黄连 黄柏 黄芪
【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火旺盗汗。发热盗汗,面赤心烦,口干唇燥,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当归六黄二地黄,芩连芪柏共煎尝。滋阴泻火兼顾表,阴虚火旺盗汗良。
61、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 麻黄根 牡蛎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牡蛎散内用黄芪,小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62、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二两用之良,芎二甘一相调剂,服后安然入梦乡。
63、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 白芍药 陈皮 防风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64、薏苡附子败酱散 《金匮要略》
【组成】薏苡仁 附子 败酱草
【功用】排脓消肿。
【主治】肠痈内脓已成,身无热,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
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散结力不缓,肠痈成脓宜急投,脓泻肿消腹自软。
65、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 半夏 白术 陈皮 厚朴桔梗 藿香 炙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66、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 生地黄 芍药 牡丹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蓄血发狂舌质绛,凉血散瘀病可痊。
67、增液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 麦冬 生地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补药之体作泻剂,但非重用不为功。
68、银花甘草汤 《外科十法》
【组成】金银花 甘草
【主治】肿毒初起时,脓成则不用。
银花甘草是妙方,一切恶毒五不消,疮在下焦加牛膝,初起无脓及早好。
69、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 芍药 枳实 大黄 厚朴 杏仁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70、萆薢渗湿汤 《疡科心得集》)
【组成】萆薢 苡仁 黄柏 土茯苓 丹皮 泽泻 滑石 通草
【功用】清热利湿,托里透脓。
【主治】湿热下注之臁疮。
萆薢渗湿苡苓泽,滑石通草丹皮柏,湿热下注成疮疡,渗利解毒湿热排。
71、真武汤 《伤寒论》
【功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主治】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以及伤寒发汗过多、盗汗、悸眩惕等症。
【组成】:茯苓芍药 生姜 白术 附子
【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72、抵当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 桃仁 水蛭 牤虫
【功用】 破血祛瘀。
【主治】下焦蓄血所致的发狂或如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脉沉结,及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73、香砂六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砂仁 木香 生姜
【功用】益气化痰,行气温中。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晄白,语音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细缓)。
四君益气并和中,苓术参甘四味同;欲涤痰涎陈夏入,如兼痞满香砂通。
74、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大黄 当归 瓜蒌根 穿山甲 柴胡 桃仁 红花 甘草
【功效】活血袪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去。
75、消疠丸 《疡医大全》
【组成】玄参 牡蛎贝母
【功用】清热滋阴,化痰散结
【主治】治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
消疠牡蛎贝玄参,消痰散结并养阴,肝肾阴亏痰火结,临时加减细斟酌。
76、知柏地黄丸 《医宗金鉴》
【组成】熟地 山茱萸 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知母 黄柏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虚烦盗汗,腰脊酸痛,遗精等症。
六味地黄益肝肾,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77、附子理中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大附子 人参 炮姜 炙甘草 白术
【功用】补虚回阳,温中散寒 。
【主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下焦虚寒,火不生土,脘腹冷痛,呕逆泄泻。
参术姜草理中汤,脾胃虚寒呕利良,不渴少食腹满痛,加附再振脾肾阳。
78、沙参麦冬汤 《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 玉竹 生甘草 冬桑叶 生扁豆 花粉 麦冬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79、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 鳖甲 生地 知母 丹皮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青蒿鳖甲知地丹,阴虚发热服之安。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80、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 天麻 白术 茯苓 陈皮 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盛,热盛阴亏切莫尝。
81、三仁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杏仁 白蔻仁 薏苡仁 厚朴 半夏 通草 滑石 竹叶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署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瘟初起法堪遵。
82、参苓白术散 《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
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83、黄芪汤 《千金要方》
【组成】黄芪、麻仁、白蜜、陈皮
【功用】补脾益气,润肠通便
【主治】气虚性便秘证
黄芪汤出金匮翼,麻仁白蜜加陈皮, 补脾益气润肠道,气虚便秘最相宜。
84、十全大补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甘草、黄芪、肉桂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四君四物八珍汤,气血双补是名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更强。
85、六君子汤 《医学正传》
【组成】 陈皮、半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四君子汤中合意,参术茯苓甘草比,宜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益气虚尔。
86、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
【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治】肝气淤滞证
柴胡疏肝川芎芍,枳壳陈皮香附草,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好。
87、丹栀逍遥散 《内科摘要》
【组成】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柴胡、牡丹皮、山栀、甘草
【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
【主治】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
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88、良附丸 《良方集腋》
【组成】高良姜、香附子
【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
【主治】肝胃气滞寒凝证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脘闷痛一并蠲。
89、枳实消痞丸 《兰室秘藏》
【组成】干生姜、炙甘草、麦芽曲、白茯苓、白术、夏曲、人参、厚朴、枳实、黄连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证
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夏曲朴姜连, 蒸饼糊丸消积满,消中有补两相兼。
90、桃仁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桃核承气五般施,甘草硝黄并桂枝, 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最奇。
91、槐角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槐角、地榆、当归、防风、黄芩、枳壳
【功用】清肠疏风,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所致的肠风便血、痔疮肿痛证
槐角丸将肠风却,地榆芩归枳壳防,痔疮便血肛门裂,凉血止血又疏肠。
92、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当归、黄连、槟榔、木香、甘草、大黄、黄芩、肉桂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赤白相兼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93、玉女煎 《景岳全书》
【组成】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功用】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胃热阴虚证
景岳传来玉女煎,膏知熟地麦膝添, 水亏火旺因虚火,胃火牙痛宜此煎。
94、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麦冬、生地、大黄、芒硝
【功用】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口干唇燥,舌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 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95、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杏仁、 甘草炙、石膏
【功用】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96、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组成】 白附子、僵蚕、全蝎
【功用】 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 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牵正散是杨家方,全蝎僵蚕白附襄,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歪斜疗效彰。
97、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茯苓、丹皮、桃仁、白芍
【功用】活血止痛,消癥散结。
【主治】妇人宿有痞证、血瘀经闭、惊醒腹痛、产后恶露不绝。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98、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组成】黄芪、防风、白术。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
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99、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症治》
【功用】当归、生姜、羊肉。
【功用】暖宫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
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蓐劳匡。亦有加入参芪者,千金四物甘桂姜。
100、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内科常用方剂100首
1.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 橘红 茯苓 炙甘草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2.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冲任虚损。
【方歌】: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3.三子养亲汤 《韩氏医通》
【组成】:紫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功用】:降气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气滞证,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方歌】: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4.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组成】:熟地黄 知母 黄柏 龟甲 猪脊髓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方歌】: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5.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 干地黄麦冬 连心 麻仁 五味子 生龟版 生牡蛎炙甘草 生鳖甲 阿胶 鸡子黄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动风证。
【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再合加减复脉汤;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6.大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石膏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方歌】:大青龙汤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燥,解表清热此方良。
7.小青龙汤 《伤寒论》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组成】:麻黄 芍药 细辛干姜 甘草炙 桂枝 五味子 半夏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8.五皮饮 《中藏经》
【功用】:行气化湿,利水消肿
【组成】:陈皮 茯苓皮 生姜皮 桑白皮 大腹皮
【主治】:治水病肿满,上气喘急,或腰以下肿。
【方歌】: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苓姜桑大腹皮;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虚腹胀颇相宜。
9.五苓散 《伤寒论》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组成】: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桂枝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10.实脾饮 《济生方》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白术 厚朴 木木香 草果 大腹子 茯苓 干姜 制附子炙甘草 生姜 大枣
【主治】:治肢体浮肿,色悴声短,口中不渴,二便通利。
【方歌】: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11.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组成】: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紫背天葵
【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方歌】: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12.小柴胡汤 《伤寒论》
【功用】:和解少阳,兼和胃降逆。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组成】: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13.止嗽散 《医学心悟》
【功用】: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咳嗽,症见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组成】: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
【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14.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功用】: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组成】:白果 麻黄 苏子甘草 款冬花 杏仁 桑白皮 黄芩 半夏
【方歌】: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外寒痰热喘哮尝。
15.六君子汤 《世医得效方》
【功用】: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炙甘草 陈皮 半夏
【方歌】: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16.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组成】:防风 黄芪 白术
【方歌】:玉屏风散最有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药虽相畏效相成。
17.甘麦大枣汤 《金匮要略》
【功用】:养心安神,补脾和中。
【主治】:脏躁。
【组成】:炙甘草 小麦大枣
【方歌】:金匮甘麦大枣汤,妇人脏躁喜悲伤,精神恍惚常欲哭,养心安神效力彰。
18.归脾汤 《正体类要》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心脾气血两虚证。2.脾不统血证。
【组成】: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 人参 木香 炙甘草
【方歌】:归脾参芪术草姜,当归龙眼枣木香,茯神远志酸枣仁,益气补血心脾强。
19.四神丸 《内科摘要》
【功用】: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之五更泄泻。
【组成】:补骨脂 肉豆蔻 五味子 吴茱萸
【方歌】: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生姜为丸服,五更肾泄最相宜。
20.生脉散 《医学启源》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
【组成】: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方歌】:生脉散治气阴虚,人参麦冬五味齐,补气生津又敛阴,气短自汗诸证去。
21.白虎汤 《伤寒论》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组成】: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方歌】:白虎膏知甘草粳,气分大热此方清,热渴汗出脉洪大,加入人参生气津。
22.真武汤 《伤寒论》
【功用】: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主治】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以及伤寒发汗过多、盗汗、悸眩惕等症。
【组成】:茯苓 芍药 生姜白术 附子
【方歌】: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23.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组成】:桃仁 红花 当归 赤芍 生地 川芎 枳壳 桔梗 柴胡牛膝甘草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24.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
【功用】:健脾理气。
【主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
【组成】:人参 茯苓 白术 陈皮 甘草
【方歌】:四君子加陈皮。
25.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 竹叶。
【方歌】: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同归小便中。
26.桂枝汤 《伤寒论》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组成】: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7.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敛汗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组成】:黄芪 麻黄根 煅牡蛎 浮小麦
【方歌】:牡蛎散内用黄芪,浮麦麻根合用宜;卫虚自汗或盗汗,固表收敛见效奇。
28.沙参麦冬汤 《温病条辨》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组成】:沙参 玉竹 生甘草 冬桑叶 麦冬 生扁豆花粉
【方歌】:沙参麦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证或热兮定或咳,脉然无汗嗽痰凉。
29.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2.气虚发热证。
【组成】:黄芪 炙甘草 人参 当归 橘皮 升麻柴胡 白术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30.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邪热内伏证,表现为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数。
【组成】:青蒿 鳖甲 知母 丹皮 生地
【方歌】:青蒿鳖甲知地丹,阴虚发热服之安。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31.知柏地黄丸 《医宗金鉴》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方歌】: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药丹泽萸苓掺,再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32.金匮肾气丸 《金匮要略》
【功用】: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主治】: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痰饮喘咳、舌淡、脉细无力等症。
【组成】: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泽泻 牡丹皮 桂枝 附子
【方歌】: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33.麻黄汤 《伤寒论》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组成】: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34.炙甘草汤 《伤寒论》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2、虚劳肺症。
【组成】:甘草 生姜 人参生地黄 桂枝 阿胶 麦门冬 麻仁 大枣
【方歌】:炙甘草汤参姜归,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35.泻黄散 《小儿药证直诀》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证。
【组成】:藿香叶 山桅仁 石膏 甘草 防风
36.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组成】:莲子肉 薏苡仁 砂仁 桔梗 白扁豆 白茯苓 人参 炙甘草白术 山药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37.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方》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
【主治】: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组成】: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柴胡 前胡 桔梗 枳壳 茯苓 甘草
38.茵陈蒿汤 《伤寒论》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组成】:茵陈蒿 栀子 大黄
【方歌】:茵陈蒿汤治阳黄,栀子大黄组成方,栀子柏皮加甘草,茵陈四逆治阴黄。
39.理中汤 《伤寒论》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症见腹痛、池泻清稀、呕吐、不渴、或腹满食少、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缓。
【组成】:人参 干姜 白术 甘草
【方歌】: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40.保和丸 《丹溪心法》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脘腹痞满胀痛,暧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等。
【组成】: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
【方歌】:保和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莱菔加,炊饼为丸白汤下,方中亦可加麦芽。
41.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功用】:滋养肺胃,降逆和中。
【主治】:虚热肺痿,胃阴不足证。
【组成】:麦门冬 半夏 人参甘草 粳米 大枣
【方歌】: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虚火,益胃生津此方珍。
42.清金化痰汤 《东病广要》引《统旨方》
【功用】:清肺化痰。
【主治】:热痰壅肺,咳嗽,咯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组成】:黄芩 山栀子知母 桑白皮 瓜蒌仁 贝母 麦门冬 橘红 茯苓 桔梗 甘草
【方歌】:清金化痰黄芩栀, 桔梗麦冬桑贝知 ,瓜蒌橘红茯苓草,痰火犯肺咳嗽止。
43.六味地黄汤 《小儿药证直诀》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组成】:熟地黄 山萸肉 干山药 泽泻 牡丹皮 茯苓
【方歌】:六味地黄益肝肾,茱薯丹泽地苓专,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肺肾两调金生水,麦冬加入长寿丸。
44.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 山栀子 薄荷叶 黄芩 连翘
【功用】;凉膈泻热
主 治: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歌】: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45.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肠胃燥热积滞。证见大便坚实不通,脘腹胀满,疼痛拒按,高热神昏,谵语,舌苔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
2.热结旁流。证见下利清水臭秽,虽利而腹满胀痛不减,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数。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46.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 炙甘草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歌】: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47.苏子降气汤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紫苏子 半夏 前胡 厚朴 陈皮 甘草 当归 生姜 大枣肉桂
【功用】: 降气疏壅,引火归元,袪痰止咳。
【主治】: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短气、胸膈痞闷、咽喉不利,或腰痛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
【方歌】: 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懆姜随; 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48.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 厚朴 陈皮 炙甘草
【功用】:燥湿健脾,消胀散满。
【主治】: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方歌】:平胃散用苍术朴,陈皮甘草姜枣入,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49.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 菊花 杏仁 连翘 薄荷 桔梗 甘草 芦根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但咳,身热不甚,口微咳。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50.通窍活血汤 《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 川芎 桃仁 红枣 红花 老葱 鲜姜 麝香
【功用】: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主治】: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方歌】: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51.黄芪桂枝五物汤 《金匮要略》
【组成】:黄芪 芍药 桂枝 生姜 大枣
【功用】: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阴阳俱微,外证肌肤麻木不仁,如风痹状。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脉微涩而紧。
【方歌】: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攻效良。
52.黄连温胆汤 《六因条辨》
【组成】:川连 竹茹 枳实 半夏 桔红 甘草 生姜 茯苓
【功用】:清热燥湿 理气化痰 和胃利胆
【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方歌】:温胆汤加黄连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53.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
【组成】: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疸;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歌】:清热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躁狂大热呕不眠,吐衄发斑均可为。
54.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 银花桔梗 薄荷 竹叶 甘草 芥穗 淡豆豉 牛蒡子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方歌】: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55.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 杏仁 生石膏 甘草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启扇,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56.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 生地黄 元参 竹叶心 麦冬 丹参 黄连 银花 连翘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歌】: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夜甚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57.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 黄芩 干姜 人参 炙甘草 黄连大枣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鸡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歌】 半夏泻心参芩连,干姜草枣一并添;寒热互结心下痞,和胃降逆病自痊。
58.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 焦栀 柴胡 黄芩 生地 泽泻 当归 木通 甘草银花 连翘 板兰根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症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带下等。
【方歌】: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59.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组成】:葛根 甘草 黄芩 黄连
【功用】:表里两解,清热止利。
【主治】:外感表邪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60.普济消毒饮 《景岳全书》
【组成】:黄芩 黄连 陈皮 甘草 玄参 柴胡 桔梗 连翘 板蓝根马勃 牛蒡子 薄荷 僵蚕 升麻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灼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歌】: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此方先。
61.温胆汤 《世医得效方》
【组成】 竹茹 枳实 陈皮 炙甘草 茯苓 生姜 大枣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方歌】: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62.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症见面色萎黄、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脉细弱。
【方歌】:四君子汤和中义,参苓术草四般施,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63.新加香薷饮 《温病条辨》
【组成】:香薷 银花 鲜扁豆 厚朴 连翘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初起,复感风寒。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心烦而赤,口渴,苔白,脉右洪大左反小者。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用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64.缩泉丸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乌药 益智仁
【功用】:温肾祛寒,缩尿止遗。
【主治】:膀胱虚寒证。小便频数,或遗尿不止,舌淡,脉沉弱。
【方歌】:缩泉丸治小便频,膀胱虚寒遗尿斟, 乌药益智各等分,山药糊丸效更珍。
65.增液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 麦冬 生地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方歌】:增液汤用玄地参,滋阴润燥有殊功;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66.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 枳实 黄芩 黄连 白术 茯苓 泽泻
【功用】:消滞利湿,泄热通便。
【主治】:痢疾,脘腹痞闷,腹痛,大便窘迫,小便黄赤涩少,或大便不通,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歌】: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食湿两滞生郁热,脘痞泻痢此方寻。
67.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紫苏 茯苓 半夏 白术 陈皮 厚朴 苦梗 藿香 炙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憎寒壮热,头痛呕逆,胸膈满闷,欬嗽气喘。及伤冷伤湿,疟疾中暑,霍乱吐泻。凡感岚瘴不正之气者,宜增减用之。
【方歌】:藿香正气大腹皮,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医。
68.八珍汤 《正体类要》
【组成】: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熟地黄 炙甘草 生姜大枣
【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方歌】: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
69.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瞿麦 木通 扁蓄 车前子 滑石 山栀 大黄 炙甘草 灯心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歌】: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
70.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 天麻 茯苓 橘红 白术 甘草 生姜 大枣
【功用】: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71.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 厚朴 茯苓 生姜 苏叶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7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功用】:安神救逆。潜阳,镇惊,补心,摄精。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歌】: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73.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 当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骞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桃红佐地龙,黄芪四两为主药,半身不遂此方宗。
74.柴胡疏肝散 《证治准绳》
【组成】:陈皮 柴胡 川芎 香附 枳壳 芍药 炙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或寒热往来。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方歌】:柴胡疏肝芍药芎,枳壳陈皮草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滞,胁肋疼痛自能除。
75.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 荆芥 白芷 羌活 炙甘草 细辛 防风 薄荷 茶清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
【方歌】:川芎茶调散荆芥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头痛风攻上,正偏头痛皆能除。
76.大黄牡丹皮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 牡丹 桃仁 冬瓜子 芒硝
【功用】:泄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右下腹疼痛拒按,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甚,甚则局部肿痞,或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烊化芒;肠痈初起痛拒按,散结消肿服之康。
77.丹参饮 《时方歌括》
【组成】:丹参 檀香 砂仁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之心胃诸痛。
【方歌】:丹参饮中用檀香,砂仁合用成妙方,血瘀气滞两相结,心胃诸痛用之良。
78.丹栀逍遥散 《内科摘要》
【组成】:当归 白芍 茯苓 白术 柴胡 牡丹皮 山栀 甘草
【功用】:肝郁血虚,内有郁热证。。
【主治】:肝郁血虚生热证。或烦躁易怒,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少腹胀痛,或小便涩痛,舌红苔薄黄,脉弦虚数。
【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79.当归四逆散 《伤寒论》
【组成】: 当归 白芍药 桂枝 细辛 炙甘草 通草 大枣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歌】: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80.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调胃承气大郅俏。
【功用】: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恶热口渴,舌苔正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积热引起的发斑、口齿咽痛等症。
【方歌】: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泄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此专长。
81.黄芪建中汤 《金匮要略》
【组成】:白芍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饴糖 黄芪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82.麻子仁丸 《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 芍药 枳实 大黄 厚朴 杏仁
【功用】:润肠泄热。
【主治】:肠胃燥热之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杏芍决,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确。
83.小活络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乌 草乌 天南星 地龙 乳香 没药
【功用】: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方歌】:小活络丹天南星,二乌乳没与地龙,寒湿瘀血成痹痛,搜风活血经络通。
84.桃红四物汤 《医宗金鉴》
【组成】:桃仁 红花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功用】:养血活血。
【主治】:妇女经期超前。
【方歌】:桃红四物寓归芎,瘀家经少此方通, 桃红活血地芍补,祛瘀生新效力雄。
85.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组成】:冬桑叶 石膏 甘草 人参 胡麻仁 阿胶 麦门冬 杏仁 枇杷叶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温燥伤肺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口渴鼻燥,胸膈满闷,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方歌】: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芝麻,经霜收下干桑叶,解郁滋干效可夸。
86.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 僵蚕 蝎子
【功用】:祛风化痰止痉。
【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方歌】:牵正散是杨家方,全蝎僵蚕白附襄,服用少量热酒下,口眼斜疗效彰。
87.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 甘草 知母 茯苓 川芎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虚烦不眠证。失眠心悸,虚烦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歌】: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88.痛泻要方 《景岳全书》
【组成】:白术 白芍 陈皮 防风
【功用】:补脾泻肝。
【主治】: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弦而缓者。
【方歌】: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之痛,治在泻肝又补脾。
89.吴茱萸汤 《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 人参 大枣 生姜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虚寒呕吐。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方歌】:吴茱萸汤重用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
90.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薄荷 烧生姜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91.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组成】:生地 枸杞子 沙参 麦冬 当归身 川楝子
【功用】:滋阴养血,生津润燥。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不舒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方歌】: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气,肝肾阴虚胁痛尝。
92.右归丸 《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 山药 山茱萸 枸杞子 菟丝子 鹿角胶 杜仲 肉桂 当归制附子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年老或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软弱,阳痿遗精,或阳衰无子,或饮食减少,大便不实,或小便自遗,舌淡苔白,脉沉而迟。
【方歌】: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93.越鞠丸 《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 川芎 苍术 神曲 栀子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
【方歌】: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94.左归丸 《景岳全书》
【组成】: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萸肉 菟丝子 鹿角胶 龟板胶 牛膝
【功用】:滋阴补肾。
【主治】:真阴不足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脉细。
【方歌】: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95、蠲痹汤 《医学心悟》
【组成】:羌活 独活 藁本 防风 甘草 川芎 蔓荆子
【功用】:祛风胜湿。
【主治】:风湿在表。
【方歌】:蠲痹汤中桑枝桂,羌独秦艽海风归。川芎炙草乳木香,风寒湿痹基方推。
96、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当归 桂枝 白芍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
【方歌】: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
97、天麻钩藤饮 《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宁。
98、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桂枝 防风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人参 甘草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补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
【方歌】: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风湿顽痹屈能伸。
99、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身、天门冬、麦门冬、生地、人参、丹参、玄参、茯苓、五味子、远志、桔梗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
【方歌】:天王补心柏枣仁,二冬生地当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100、地黄饮子 《圣济总录》
【组成】:熟地、巴戟天、山萸肉、麦冬、五味子、石斛、肉苁蓉、附子、肉桂、石菖蒲、远志、茯苓、薄荷、生姜、大枣
【功用】:滋肾阴、助肾阳、化痰开窍
【主治】:喑痱。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歌】:地黄饮子山茱斛,麦味菖蒲远志茯,苁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枣